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曾多次指出,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教诲年轻干部要“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基层一线是干部能力的“大熔炉”,是锻造优秀干部的“主阵地”。年轻干部要勇于到基层的“大熔炉”中“锻打”“定型”“淬火”,炼就过硬“铁肩膀”,磨出成事真本领。
接受“锻打”祛“杂质”,处事之能始练成。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年轻干部要多“墩墩苗”,把基础搞扎实。而农村基层一线,就是“墩苗”最好的土壤。年轻干部在基层直接处理的一件件问题、一桩桩难事,就是一下下敲打在身上的“铁锤”。年轻干部要学会抓好“关键点”,找准“着力点”,提升“受力面”,在锻打中不断锤去身上冲动、浮躁、鲁莽的“杂质”。在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中逐步学会统筹兼顾,做到脑中有思路、眼里有问题、手上有招数、脚下有路子;要务抓铁有痕的实功,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致力于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化解。“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年轻干部只有经历了急难险重任务的锻打,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接几回“烫手的山芋”,才能砥砺品行、增长才干,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强化学思方“定型”,理想信念长坚定。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年轻干部在反复“锻打”后如何保持红色不失、温度不降、初心不改、信念不移?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不断坚定政治立场。年轻干部要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学得透,才能想得深;看得准,才能干得好。要学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早起洗漱时听听人民日报的新闻早班车,晚上睡前读一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更要学会在集中学习、统一培训时集中精力,汲取知识。只有不断的从书本中、从实践中汲取养料,才能不断筑牢思想基础,筑严思想防线;才能以平和之心对“名”,以知足之心对“利”;才能耐得住艰苦,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自己“定型”,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历经“淬火”磨心志,为民情怀须厚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年轻干部要重视群众工作,要“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提升群众工作水平。”基层工作复杂且艰辛,年轻干部做群众工作,要有严守纪律的“刚性”、业务扎实的“硬度”、死磕困难的“耐磨性”、越战越勇的“疲劳强度”以及承受压力的“韧性”。要学会运用群众语言,说群众能听懂、想听爱听的话,架好党群“连心桥”,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群众切实看到基层干部身上的务实作风、为民情怀。要把群众的“柴米油盐”记在心里、“急难愁盼”抓在手上,解决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只有心中装着群众、以群众心为心,才能弄清“为了谁”的服务宗旨,才能凝聚“依靠谁”的力量源泉,才能明白“我是谁”的角色站位。
基层需要年轻人,基层也成就年轻人。年轻干部要有在基层“大熔炉”中锤炼的觉悟和决心,要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感恩、对事业的进取,以过硬的“铁肩膀”挑起新时代的重担。(安徽省蒙城县坛城镇人民政府 蔡雪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