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述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望党的奋斗历程,党始终将人民放在首要位置,以人民利益作为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来彰显党员的担当作为。奋进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人民至上的立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诠释为民使命感、责任感、方向感,着力提升民生温度。
聚焦民生所需,增强“人民之所求,政策之所向”的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意应当是一切政策的立足点,聚焦于人民的当前所需,解决群众最急难愁盼的问题,坚定不移地为人民谋幸福。落实“稳就业保民生”各项政策,尤其是针对受到疫情冲击的劳动者的各项保障举措更需全面贯彻,以更好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启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在一线城市或地区优先试行,为人民的老年生活再上一份保险;统筹重要民生商品的保障供应,守好人民的“菜篮子”“米袋子”,同时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身在基层,更要做基层事,搭建起人民与政策之间的桥梁,以高度的使命感做好为民之事。
坚持制度创新,肩负“人民之所呼,改革之所应”的责任感。“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的深切嘱托。改革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新的制度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深化个税改革,让政策的覆盖更全面,家庭的负担更轻,不断提高分配的公平性;深化医疗行业改革,将更多药品纳入医保,降低医疗服务的价格,破解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优化完善防控措施,从一至九版防控方案,到出台二十条、“新十条”,实现更精准防控……身在基层,更要做基层事,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可观可感的实际,以高度的责任感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指数。
把握崭新阶段,保持“人民之所愿,富裕之共同”的方向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中国一直以来都着力于推动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的目标奋进,改革开放伊始,大力推行先富带后富,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后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八大坚持区域协同发展,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党的二十大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均等化水平,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蓝图……身在基层,更要做基层事,始终把“发展为了人民”铭记于心,以正确的方向感推进共同富裕。(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龙湖镇人民政府 林艳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