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追念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的文章《一名组织部长的生命答卷》引发热议。作为一名拥有20多年党龄的党员干部,朱治国干工作、做事情始终从细微处着手,扎根基层一线,如苔花一般,默默坚守初心、担当执着、忠诚奉献,用实际行动书写人民满意的答卷。
党员干部要有党性至上的苔花精神。强化党性修养,是党对每名党员的要求,更是每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在党言党,带头拥护党的主张,带头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要像朱治国同志那样,做到有大局意识,自觉服从大局,主动服务大局。把对党和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忠诚提高到人性的高度。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该有的政治品质,努力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党员干部要有奉献至上的苔花精神。一位哲人说过:“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纵观朱治国短暂而光荣的一生,无论是年轻扎根基层一线,还是后来在省委组织部工作,忠诚奉献始终是其不变的底色。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党员干部满足组织需要、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选择。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更要有奉献精神,秉持奉献至上的思想境界,不计得失、无怨工作、无悔奉献,切实做好本职工作。要自觉地把无私奉献作为干事创业的重要内容,努力使自己成为党性最强、品行最正、形象最好、最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要有奋斗至上的苔花精神。只有坚持奋斗至上的工作境界,才能保持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朱治国同志一直全身心扑在事业上,在每个岗位都立足实际,担当务实,他立志走完青海所有的村庄,“全省4149个村庄,已走完一大半”。党员干部要把做好本职工作放在第一位,自觉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做到甘为人梯,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在职级待遇面前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看淡荣辱得失。要任劳任怨,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评价,脚踏实地,扎实工作,经得起委屈和挫折,无怨无悔地为党工作。(中共麻栗坡县委组织部 石华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