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推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是新时期抓好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各级组织部门要坚持把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作为加强从严治吏、激励干部担当有为的重要举措来抓,全方位、全过程构建起领导干部“下”车道。
力抓预警监督,把“下”前功夫做细致。“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监督是把“利剑”,用的好便能防微杜渐、保护一大片。针对干部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建立健全干部监督预警机制,针对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职尽责、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情节较轻,尚未构成违纪违法的行为,及早开展预警教育,用好函询预警、诫勉谈话和跟踪回访,做到防微杜渐,有效防止“小病”变“重疾”,“小错”酿“大祸”,确保干部经得起组织考验,得到群众认可和接受。
力抓跟踪管理,把“下”的流程做到位。加强对干部的日常了解和跟踪管理,为干部“精准画像”,针对性地考察核实有关情况,作出客观公正评价和准确认定,确保“下之有据”。坚持从严管理和关心关爱相结合,把“谈心谈话”贯穿始终,提出职务调整建议前,及时了解干部思想、掌握动态、疏导心理。对“下”的干部,明确影响期满后,对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因工作需要且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重新任用或者提拔任职,努力形成“能上能下”良性循环。
力抓教育引导,把“下”后教育做充分。推动干部“下”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对“下”的领导干部不能“一棒子打死”,而是要把唤醒贯穿始终。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下”的领导干部思想教育和疏导,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客观公正地分析被调整领导干部的德才素质和工作成绩,做好思想政治劝导,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组织,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能下能上”。常态化开展结对帮带、谈心谈话、回访教育,消除“下”的干部的思想顾虑,帮助其重振干事志气、提升履职本领,(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委组织部 吴卓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