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悟到了“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和无畏。大部分人不同程度上都会有艰难困苦的人生历程,艰难困苦可以成就一个人,可以锻造人的心智和心志。回眸脱贫攻坚的战场,无数青年汇聚力量披荆斩棘、开拓前进、倾力奉献,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给青春留下了奋斗的最美注脚。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初心不改、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绘出乡村小康底色、奋斗图景、振兴画卷。在第二个百年征程的画卷上,青年将继续为基层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成为新时代基层的“追梦人”。
从赓续传承中秉持为民初心。初心如磐志不渝,百年风华正青春。回望建党百年风云,青年始终是我们党干事创业的重要力量。从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至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再到如今风云激荡的伟大时代,在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铸就了巍然屹立的精神丰碑。“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对于新时代的水南青年而言,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是一种主动选择、内在自觉。遵循时代发展特点,涵养为国为民初心,发扬南城铁军精神,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投入到艰巨光荣的基层建设中。
在知民为民中开拓砥砺前行。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筑牢爱国爱民之情。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青年成才的路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年要成长成才,必须要投入到火热的人民事业当中去。不论是塘寮区块改造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还是非粮化整改守住群众粮袋子,亦或者衢丽铁路征地大步跟上时代发展潮流,水南青年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与人民一起奋斗,和人民一起前进,同人民一起逐梦。以“实干苦干”的精神切实推进一江两岸规划落实生根。
察矢志不渝中坚定行以致远。“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治沙英雄”石光银年轻时就立志与荒沙碱滩作斗争,承包治理荒沙,坚持不懈地与风沙抗争40多年,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当代愚公”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在绝壁上凿出“生命渠”,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铮铮誓言。无数热血青年用青春、汗水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奋斗之歌,才得以浇筑今朝的幸福生活。坚定“促基层发展,让群众受益,让青春无悔”的信念,胸怀新时代松阳精神,奋发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共同富裕体制机制,争当共同富裕探路者和模范生,引领推动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共享农业、互联网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竞相发展,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为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挥洒青春汗水、作出卓越贡献。
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用最初的心,走坚实的路。青年有志,以梦为马,奔赴田野乡村。习总书记强调,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只有“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青年才能真正懂得“人民”二字的分量,才能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实践中勾勒乡村美丽画卷时谱写自己的人生华章。(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水南街道党建办 吴梦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