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先辈和党的先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发扬斗争精神要善于把握方向,稳定全局。百年党史充分表明,发扬斗争精神,是我们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斗争是一门学问,要把握方向,把握大势,要把对党的忠诚摆在第一位,不要一味地以硬碰硬,更不要毫无原则和节制地乱斗一通,要做到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斗争的最终目的是要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是解决困难而不是制造困难,是维护社会稳定而不是扰乱社会稳定。斗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化解各种矛盾和困难,推进各项工作,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发展稳定大局。
发扬斗争精神要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必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只有敢于自我革新,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才会有过硬的本领,才有斗争的底气。党员干部要强化学习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做到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必须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做实干家。
发扬斗争精神要增强斗争本领,锻造善于斗争的能力。迈进新征程,党员干部要以铁的意志、铁的行动、铁的纪律传承和发扬好这个光荣传统,始终秉承斗争的“政治基因”。要敢于动真碰硬,诠释担当尽责的政治本色,要坚决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敢于同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政治路线的言行作斗争,同各类侵蚀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消极腐败和歪风邪气作斗争,无私无畏、斗争到底。(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丙梅街道 周泽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