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回首过往,倏忽不知,成为一名选调生已经百日了。“百日”,在我国的文化语境中代表着“磨合”、“跨越”的时间线,代表着一个人成长和蜕变的“冲刺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作为一名选调生,来到基层尽己所能,把自己的“阵地”建设好,就是我们的“长征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选调生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发挥青春能量,策马扬鞭赶好新时代“长征路”,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三人行,必有我师”,广大选调生当做移樽就教的“勤学者”。从学校的“象牙塔”到基层的“练兵场”,面对的是全新的工作环境与工作体系,接触的是全新的工作挑战和工作任务。这全新的一切,让“初出茅庐”的我都有些无所适从、力不从心,难免也会困惑茫然。这种“困境”要求我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让自己主动适应这里所有的一切。来到蒙城县漆园街道孙沟村的这一百天,我一直在积极适应环境,并时刻保持着“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在工作中我注重留心向领导、同事们学习工作方式与方法,边学边干,大胆实践,让自己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在一个个披星戴月的夜晚,我对自己做过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广大选调生要常怀勤学好问之心,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学习好“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躬身入局、挺膺担当,既要向领导同事学,又要向基层实践学。要在琐碎的工作中理出规律、积累经验,努力让自己成为精通业务、群众褒赞的小能手。
“俯首甘为孺子牛”,广大选调生当做全心全意的“勤务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还是千家万户的事。”坐在孙沟村党群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右前方墙壁上镌刻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我知道,要对得起“服务”二字。群众“举手投足”的“小事”对于基层工作者来讲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事”,每次有群众来访,我都第一时间上前热情询问群众所需。对于一些因为着急而口头表达不清楚的群众,我会耐心安抚情绪,倾听事情的来龙去脉。广大选调生当在基层沉淀自身,坚持“人民至上”原则,涵养为民服务意识,践行为民服务初心。“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我们为什么而出发,只有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未来路。广大选调生要像“大国重匠”刘伯鸣一样,以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解决好群众的每一件“小事”,不断提高自己的为民服务能力,不以“选调生”的身份自居,努力做好人民的“勤务员”,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广袤舞台。
“吾将上下而求索”,广大选调生当做奋斗担当的“实干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时代各有不同,精神一脉相承。生于新时代,迫切需要新作为。作为一名选调生,来到基层、扎根基层、尽己所能,把自己的“阵地”建设好,就是我们的“长征路”。过去百日,我常常翻看《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反复学原著读原文中,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建设西北乡村的坚定信念。要实现乡村振兴,就需要把“为人民谋幸福、为百姓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孙沟村党群服务中心具备开展丰富文化活动所需的广阔场地,在这一百天里,孙沟村举办了多场文体活动,旨在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广大选调生当赓续美好品格,积极投身基层的火热实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自己的担当作为来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在基层的广袤大地上贡献青春,攻坚克难,助力乡村振兴更好更快发展,在新的“长征路”上迈出铿锵的步伐。(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漆园街道孙沟村选调生 吴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