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要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完善年轻干部发现储备和培养使用机制,着力打造年轻干部“选育管用”成长“全链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保证。
贯彻新思想,拓宽视野“选”。围绕建强党的执政骨干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立起了选人用人的时代标尺。在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时,要围绕二十字好干部标准,拓宽选人视野,广泛动员各级党员干部群众举贤荐能,常态化深入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和基层治理一线听取党员干部群众意见,利用视频了解、网络投票、通话纪实等“线上考核法”实现选拔提质增效,通过民主推荐一批、调研掌握一批、考察考核一批、深入交流一批,把“好苗子”识别出来。同时,分类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信息化助力干部选拔,加大发现储备优秀年轻干部力度,解决后继乏人、力量不足的问题。
运用新经验,多岗锻炼“育”。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要坚持把一线培养和多岗锻炼作为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抓手,选派年轻干部驻村帮扶强化能力、挂职锻炼增长才干、轮岗学习拓宽视野,通过实践历练强能力、补短板,搭建年轻干部成长平台。要强化年轻干部能力提升,积极开展提能培训,开展岗前初任培训、在岗专项培训、线上常态培训,组织年轻干部到田间地头、产业基地、模范机关亲身体验学习,到项目建设、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前沿实际操练,通过案例教学、研讨交流、情景模拟、实际操作、网络共享等形式激发年轻干部学习热情,运用信息化手段抓好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帮助干部拓宽思路视野、更新思想观念、提升履职能力,培养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新时代“复合型”年轻干部。
树立新标准,健全机制“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新时代年轻干部群体社会活跃度高、社交圈广泛,容易成为风险隐患的“放大器”,要科学谋划、精细管理,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对政治不过硬、工作不作为、能力不达标、作风不廉洁的干部及时调整。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年轻干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推动信息化和干部管理有效融合,高效做好对年轻干部的信息管理、能力评估、跟踪监督。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运用好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实干者撑腰鼓劲,允许试错、鼓励创新,引导年轻干部在各项工作中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担当作为。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及时把握年轻干部心理状态,为其解决心中顾虑、捋顺工作思路、指引前进方向,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迎接新挑战,搭建平台“用”。新时代下,党和国家事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对于开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对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对高素质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始终把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和基层治理一线作为提拔干部的“舞台”,对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奉献意识强、工作表现佳、群众认可高,符合提拔条件的优秀年轻干部,打破论资排辈,及时提拔使用。要着眼于年轻干部自身特点,坚持用其所长,将其选任到合适的岗位,把敢想敢干的干部推荐到地方任职,把善于统筹的干部推荐到政府任职,把专业性强的干部推荐到业务部门任职,切实做到因材施用、用人所长,使年轻干部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委组织部 王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