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句中医俗语,意思是说如果气血畅通就不会疼痛,如果疼痛就说明气血不通,源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干部来说写作是一大痛点。而写作是上传下达、处理问题、反映情况、交流经验的助推器。“学”“思”“践”转变青年干部“不会写”“不想写”“写不好”的固有思想,把痛点转化成亮点。
学习是“扩容”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在,“搜索”“复制”“粘贴”太容易,快餐式的学习不够深入,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地基打的好扎实的写作知识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先决条件,需内服外用,向内学习身边的优秀素材,及时交流分享;向外紧跟主流媒体,关注时事政治,随时整理。通过学习别人的思想精神、借鉴他人的写作手法有效转化为自己的文思泉涌。
思考是“刷新”“玉不啄,不成器”写作不仅限于是筛选素材、收集信息,还需要结合实际琢磨出独树一帜的风格。要想能够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信息材料,就需要站位高、角度绝、观点新,跟上时代的潮流,能够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挣脱固有思想的枷锁,把创新精神贯穿始终。
实践是“加深” 刚接触写作时常会有“假”“大”“空”的感觉虚无缥缈。要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觉悟。实践出真知,要想能够写出“接地气”的信息材料,需亲身体会沉浸于基层服务中,自觉地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深入基层不断从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元坑镇人民政府 肖梦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