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佛系”一词盛行于各社交网络,“佛系”年轻干部一词也应运而生。近段时间,它似乎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那曾经的“佛系”基层年轻干部去哪儿了?
“佛系”基层年轻干部产生的原因。一是素质不齐。少数基层年轻干部是干部思想认识不高,缺乏争先创优意识,没有工作激情,不愿改变、不愿创新,因此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多年,做不出成绩,得不到提拔,升职无望,更加灰心丧气,再无工作热情。二是职责不清。基层工作量多且杂,多个部门,多个人承担的工作相互交叉,界限不清,而追责问责又是家常便饭,“老黄牛”埋头苦干事务繁忙风险大,“老油条”偷奸耍滑日子清闲无负担,还奉行吃“大锅饭”原则,少数年轻干部由此产生“多干风险大、不干日子闲”的规避心理,“佛系”慢慢侵蚀思想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团干部要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高扬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心境澄明,心力茁壮,让人迎面就能感受到年轻干部应有的清澈和纯粹。”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先锋队和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广大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更为“佛系”基层年强干部的未来亮起了灯塔。
坚定信念,筑牢思想之基。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原原本本读,逐字逐句领悟其含义,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在理论学习中坚定信念,铸牢政治上的绝对忠诚,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对党和人民的热爱融入工作热情中,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强化担当,灌注信仰之力。保持奋发向上的姿态,大胆展现年轻人气魄,树立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意识。把使命常放心中,把责任常扛肩上,磨出“铁肩膀”、练就“硬本领”、化身“主攻手”,彰显年轻干部的磅礴活力。牢固树立“实干者最幸福、担当者最美丽”的观念,亮出“敢于担当”的锐气,进一步增强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的意识,持之以恒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信心,胸怀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历史担当,锤炼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苦干”品格,持续灌注信仰之力,补足精神之钙。
恪守立场,永葆为民之心。强化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坚持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切实立足基层、贴近群众,多谋富民之策、多行惠民之举、多解民生之忧,全力做好民生工作,努力让民生更有“质感”、发展更有“温度”,认真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碗厂镇 唐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