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百年来路,这恰是岁月长河中无数荣光背后闪烁着的精神光辉。身处“两个一百年”交汇点、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与乡村振兴扬帆起航的重要窗口期,作为新时代基层干部,更应脚下多沾泥土味,手边常拥稻花香,做群众身边想作想为的“贴心人”、敢作敢为的“主心骨”、能做能为的“多面手”,以奋斗深耕岁月、用无悔诠释青春。
坚定扎根基层的初心,涵养奉献好品格。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的良好运转,能有效保障一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群众幸福。“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是政府与群众的“引线人”、政策与落实的“主攻手”,但村头巷尾穿梭的辛劳、日夜颠倒加班的常态、辛苦工作却不被理解的辛酸等是无法避开的现实难题。如果不能坚守初心、常望起点,就很容易迷失在微利之诱、眩晕在五色之惑中,又何谈用“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既然选择扎根基层,就得坚定“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远大前程。”朝气蓬勃的青年干部们理应同“天塌地陷视若不见”的消极思想、不良作风作斗争,主动作为、克难奋进、战而胜之。以点带面,和志同道合的战友一起,既把基层事业不断推进向前,又给自己留下一段值得回味终生的奋斗记忆。
重视综合能力的提升,掌握实干真本领。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多样,又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学会在不同角色间来回切换,如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镇村“守门员”;农业普查、人口普查时的乡里“统计员”;秸秆禁烧期间的田头“消防员”。“多面手”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基层干部应当争做一块高效的“蓄电池”,只有不断充电,才能持续放电。多重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学思悟践,知行合一。作为青年干部,要常怀“本领恐慌”,保持空杯心态,做到在干中学,学中干,把学习作为一种时代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态度。要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掌握硬本领。树立不学无以立的意识,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领导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脚踏实地,厚积薄发,更好地服务岗位,服务人民。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青年基层干部务必胸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觉悟担当,初心不改、担起重任、艰苦奋斗,多一些泥土芬芳,少一些官僚气息,多一点实干精神,少一点形式主义,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建设镇村,用智慧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答卷。(杜婧玮 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常郭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