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俗称青龙节。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春风化雨的主宰,预示着即将开始万物复苏的春天,在年华恰好的春光里茁壮生长,努力前行。
卯足“精神头”勤奋斗。“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剪头发是这一天的传统习俗,寓意着以全新的面貌辞旧迎新,一年都顺风顺水,往后的日子中能精神十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也要趁这“抬头”之际,拥有春天一样的活力,朝气蓬勃,迎晨曦而上。在成长的道路上要有“笑看世间云轻风淡”的从容心态,和达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成功。
囤满“知识粮”勤学习。在豫东一带,农历二月二的早晨家家必用炉膛里的灰在院子里及大门外打囤,即把草木灰放在长柄铁锹上散落成圆圈,然后圆心处放上不同的粮食,象征着今年粮满仓丰,五谷丰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也要秉着不断学习,充实自我的心态,以饱满的“精神头”,做出“圆满”的成绩。有句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社会在进步,时代在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新社会新时代。学习能够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所谓“知者不惑”,博学的人办法多,攻坚克难的能力自然更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在学思践悟中提高综合能力。新时代青年干部在工作中学习,在理论中找寻答案。
争做“春耕牛”脚踏实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正是备耕之际,农民拉着耕牛下地,拉开一年的农忙序幕。新时代的青年干部也要迎着这春回大地之时,做好春天开场的“春耕牛”,始终保持着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将责任和担当扛在肩头,服务人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的问题入手,干实事、干好事、干有用的事,点滴汇海、跬步千里、久久为功,避免空洞口号、泛泛而谈。要杜绝“一蹴而就”的思想,积极与群众沟通协调、多跑多做,主动站在群众立场看问题、想办法、做实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坚持做到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浙江省苍南县南宋镇人民政府 欧阳诗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