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局之年,建设适应时代和形势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一个部门的干部队伍构成,无外乎老、中、青三代,只不过比例有所不同罢了。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仿佛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自有其魅力和作用。要想带好队伍,规矩、规范固然重要,“人性化”管理也必不可少。
青年干部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在工作中不怕累、不怕苦;他们思想前卫、创新意识强,在工作中有冲劲、闯劲。但他们缺乏经验,考虑事情往往不周全,导致工作效果和工作愿想之间可能会产生偏差;加之这一部分人在生活中正由“单脚利手”型向有“拖兜”型转变,生活中的功课可能会造成工作上的力不从心。因此,工作中面临的许多困惑和生活中产生诸多矛盾,可能会挫败年轻同志的积极性,影响其能力发挥。这时候党组织就需要动用老年同志出马,积极为中青年干部理思路、传经验、教方法、解迷惑,在关键节点带一带、面对挫折拉一把,为青年干部的工作生活指点迷津。
同时,老年干部在家庭中已不用手把手操心儿女,加之自己职业生涯快要靠岸,主观上难免产生懈怠心理;客观上在家庭和单位中的“被需要感”降低,容易“边缘化”。党组织要及时建立老年干部关心关怀机制,发动年轻同志主动虚心请教,让老同志在大家庭中有更多融入感和获得感;在任务安排上注重搭配,打破一些陈规和业务壁垒,主动委以老同志重任,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经验优势,激发老同志的干事创业激情;在任务推进中有效调动老同志多动脑、小同志多出力,既为老同志发挥余热创造良好条件,又为工作精准落实找准着力。
而在单位承上启下的中年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工作阅历经验丰富,党组织要主动搭台,让其在相关工作中挑大梁、唱主角;完善工作激励措施,进一步思考干部获得认可的更多方面和方式的可能性,使中年干部在有限的资源下能获得更多的认同感、荣誉感,激励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工作方法,尝试师徒传承模式,让党的事业在老、中、青三代人的传、帮、带中薪火相传。
总而言之,带好队伍需要党组织像“家长”一样,让每个人都能各就其位、安于其位。只要充分发挥好老、中、青各年龄段人才的作用,就能弹奏出华美的干事创业乐章。(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 刘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