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上的关心关爱,是干部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的坚强后盾。近年来围绕关心关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不断增强了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但对于干部身心健康的方面的措施、制度稍有欠缺。身心健康是工作和生活的基石,也是担当发展重任的根本,我们应建立健全干部身心健康了解报告等相关制度,真心关爱干部健康,进一步激发干部创业干事热情,打出担当作为“暖心牌”。
一、建立“了解+上报”制度
一是调研了解,化解压力。要真调查真研究真了解,定期收集、整理干部身心健康的潜在问题,分级建立干部健康档案。健全完善体检结果研判、运用及报告机制。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全民体测,及时掌握了解干部体质状况。建立健康“红绿灯”动态监测制度,为身心健康的干部工作开“绿灯”;对身心“亚健康”的干部亮起“黄灯”,提醒其尽快参加体检或适当降低工作强度;发现身心健康、个人状态反常的干部,立即亮起“红灯”,督促其立即住院检查治疗或进行心理调适。通过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和治疗一些疾病,有效避免和化解重大健康问题风险。二是个人上报,量体裁衣。针对基层干部工作任务繁重,加班加点频繁、身心俱疲的实际情况,要倡导干部按季度主动上报个人健康情况,按照干部体检标准,选择适合自己的“自选套餐”进行体检,进一步做实做细干部“差异化”健康体检。同时根据个人上报数据提供精准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用心用情为干部服务,保障干部健康。
二、创新“谈心+疏导”模式
一是面对面谈心谈话。要主动下沉到干部身边,采取近距离、面对面、多角度、一对一的谈话方式,让干部在组织面前不“遮遮掩掩”,“有话说清楚”,“愿谈、想谈、畅谈”,坦诚表达个人见解看法、生活工作的困难。对存在的困惑予以疏导,对存在的困难帮助解决。常态化开展重点对象的谈心交流,特别是对新任职干部、工作压力较大干部、患病手术干部、家庭重大变故干部等安排进行专门谈心谈话,缓解压力,沟通思想。二是点对点心理疏导。要通过“我对组织有话说”心理信箱、“关心关爱基地”心理咨询室等多种渠道,邀请专家为干部提供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健全干部心理疾病干预和救助机制,把遭受严重疾病打击、遭遇重大挫折、长期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干部列为重点,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促进干部身心健康。
三、促进“严管+厚爱”结合
一是“从严”监督与管理干部。“严是爱,松是害,不闻不问要变坏。”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干部积极性。立足防范,主动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做到“严”字当头,在政治、思想、纪律、作风等各个方面真管真严,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敢于治病救人,消除一切“顽疾”。二是“厚爱”保护与激励干部。要通过实实在在关心关爱,激发干部活力、消除干部顾虑、减轻干部负担、提高干部待遇。执行表彰奖励、容错纠错、待遇保障、职务与职级并行、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谈心谈话等制度,落实带薪休假、体检等正常福利,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积极调动各种资源和优势为干部开展文体活动创造必要条件,引导干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使干部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委组织部 张丽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