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党员干部里的中坚力量,本应该在工作中发挥巨大能量,最近开始出现了“自我设限”的内卷化苗头,年轻干部对待工作的态度比较消极,工作还没有开始做,先摆困难、风险和隐患,避而不谈解决办法。这是一种“自我设限”的怪象,是一颗毒瘤,传播速度极快,必须要从源头上严厉遏制“自我设限”的念头,年轻干部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破除“自我设限”,实现自我超越。
年轻干部要从源头上遏制“自我设限”的念头,强化思想建设工作,从德行修养上对自己进行塑造。“自我设限”怪像的产生,源头就是思想建设出了问题,也就是德行出了问题,也就是说“裹足不前”,思想道德出现了瑕疵,存在一定缺陷,思想道德水平不够高,年轻干部思维被固化了,遇到问题就光想着往后退,不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打破这种怪像,就要不断强化思想建设工作,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做一个有才的人。但丁说:“思想道德的缺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的缺陷却无法弥补道德的缺陷”。思想道德水平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重新塑造自己,要做到“舍”与“得”。“舍”就是要敢于卸下往日的光环,抛开高学历等客观因素,重新审视自己,是否陷入了“自我设限”的怪像。“得”就是要习得理论知识,通过不断强化学习,分层级得去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水准。尤其是对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反复研读,不设上限次数,保证每一次都有新的体会和领悟,实现思想上的升华。
年轻干部要有“破茧成蝶”的决心和勇气,敢于迎难而上,不断破除自己设定的界限。在“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稻盛和夫稻盛和夫看来,工作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反复磨炼心志,不断提升人格。工作是一场修炼,人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工作的品质修炼好了,就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修炼不好了就是一成不变、令人心生厌倦。在这场修炼中,年轻干部是主角,心态决定一切,要像毛毛虫学习,即使不那么美丽,也要不断在痛苦中挣扎,在斗争中坚持,不给自己的能力划定界限,不断鼓动自己去大谈尝试,敢于承受失败,拥有再战的勇气,面对问题绝不退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破茧成蝶。
年轻干部要多多听听他人的有效建议,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摆脱“自我设限”困扰。纵观历史,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德高望重的人,越是礼贤下士,懂得倾听他人的意见,从他人的话语中找寻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加以纠正。比如说法国大作家莫泊桑。他特别擅长于自信聆听他人的谈话,后来,这个谦逊的年轻人一举推出了《羊脂球》这样完美的作品,享誉文坛,可以说这部作品以及后来的诸多作品的诞生都是莫泊桑虚心听取他人有效建议的结果。可见,倾听是摆脱“自我设限”困扰的关键。通过倾听他人的意见,认识他人眼中的自己,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对别人的建议进行鉴别,经过分析后,接纳适合自己的意见,弥补自身不足,重新调整自己的目标,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自我设限”是颗毒瘤,必须要及时切除,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要动起来,思想上的建设靠自己去完善,靠倾听他人言去辅助,行动上要去破除界限,真正实现“破茧成蝶”。(河北省涿州市高官庄镇党建办 李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