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歌曲描写出了幸福安宁的乡村愿景。如今我们举全国之力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真的站在了希望的田野上,回首过去虽有艰难曲折,展望未来乡村振兴向我们招手。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虽然我们战胜了贫困,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活方式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离乡村振兴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农业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人居环境还需整治,乡村文明还需加强,基层治理还需完善,生活条件还需改善。我们站在脱贫攻坚的地基上,要实现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要更上一层楼。
人才兴乡村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能人志士返乡。千方百计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平台,让有资金的人投资农业产业,让有技术的人指导产业发展,让有头脑的人谋划发展格局,让有耐心的人落实政策要求。通过搭建平台、提高待遇、优惠政策让大家有信心,有定力,扎根基层,要把人才留在乡村,确保更多人能来到乡村、建设乡村、留在乡村,这是实现振兴发展的关键环节。
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领头作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党组织,强化纪委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只有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才能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带领群众勇毅前行。如果基层干部职工涣散,作风腐败,缺乏执行力,乡村振兴各项政策就无法落到实处,那么打通群众最后“一公里”就很难实现,实现乡村振兴将成为空口号,因此必须夯实党建基础。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有人说知青上山下乡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历史证明,知青上山下乡具有一种深远意义,就像一次知识教育的长征,给农村的发展和思想解放增添有生力量。我们要把资源和政策下沉到乡村,让广阔农村天地大有可为,基层党组织带领振兴人才,昂首阔步,书写乡村伟大振兴新篇章。(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杨树岭镇人民政府 赵伯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