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闭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只争朝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嘱托,发扬甘于吃苦、敢于亮剑的精神,在实在作为中书写“不负人民、不负韶华”的时代新篇章。
涵养“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谱写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新篇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底色和卓越品格。无论是周恩来同志在少年时写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是毛泽东同志站在橘子洲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言,都与我党在成立之初,提出的为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壮志豪言不谋而合。面对新时代的课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实现共产主义之大同的初心,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凌云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奇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不断增强自我的骨气、底气、志气,要树立好远大的自我理想,用“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涵养“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勇气”,谱写勇毅向前、踔厉奋发的新篇章。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无论是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红军跨越“金沙滩”、走过“腊子口”,用拼搏精神成就了历史的辉煌;还是在脱贫攻坚战,无数的党员干部在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中,打赢了守护群众幸福的保卫战。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强大韧性,正是在这份精神的强大支撑下,才有了如今的静好岁月,实现了建党百年的伟大成就。广大党员干部要知道当前伟大成就来之不易,面对时代的课题,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勇敢向着最高处发起冲刺,擘画出未来美好生活的动人图景。
涵养“天下之大民为先”的“底气”,谱写人民至上、一心为民的新篇章。“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在中国共产党的奋进征程里,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的联系,正是有着人民群众的强大支持,我党才完成了彪炳史册、辉煌千秋的伟大成就,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二十大讲话中,人民二字更是反复出现,生动诠释着守护人民的庄严承诺。广大党员干部要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箴言,将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在实干中化为现实。历史的年轮仍在滚滚向前,广大党员干部要坚信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与人民群众保持好密切的联系,在奋进中共赴民族复兴。(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永兴镇人民政府 江枝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