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以“三观”描绘干部画像

2023-03-16 16:36:13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干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如何对一名干部做出准确的评判,关键要从干部的以往、当下、未来三个方面入手,全面了解干部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才能准确地识别干部,从而提高干部选任质量。

考察干部要“观”其以往的历史。对干部考察的时候,首先要通过他身边的同事朋友了解其工作和生活情况,可从考察对象“工作圈”延伸至“生活圈”“亲友圈”“社交圈”,通过不同方式获取客观真实的第一手材料,评判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是否言行如一、坚守底线、慎独慎行。还要走进老百姓身边,听听群众的评价,看看其对群众的情怀,是否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次要对其曾经工作过的单位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将其在任前后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正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看看其在任期间财政税收是否提高,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百姓收入是否增加。用全面的眼光、历史的观点去观察,从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考察干部要“观”其当下的作为。一名干部值不值得任用,其当下的所作所为是一个重要依据,习近平同志说过,“要近距离接触干部,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看其见识、见解;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看其品质情怀;观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看其境界格局;观察他们的为人处事方式,以看其道德品质;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看其能力水平”。因此,在考察干部时,首先要对当地的经济建设、民生发展、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解,看看其治理能力如何,所作所为是否有益于民生。其次要看其是否有大局意识,是否有担当精神,在重大应急事情上是否敢冲敢扛,是否有风险意识,承担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如何,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生态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中的表现,是否听党话、跟党走,是否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考察干部要“观”其未来的发展。有些干部在任期间,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一味谋求所谓的“政绩”,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一时的发展,这种行为不异于“杀鸡取卵”。“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因此,在考察干部时,首先要看其谋划能力,是否站得高、想得深、看得远,是否善于把握规律,顺应大势,做到谋定而后动。其次要看其是否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宽广胸襟,是否有“任一届职,负几代责”的坚强党性,是否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格局。(江西省高安市委组织部 徐汉文)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