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岁月更替,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我们见证了太多的变化,事物历经“更新”才会拥有更多的可能,基层发展要“更新”才能带领人民群众迈向更好的未来。
基层发展思想要“更新”。“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进者必日退,未有不进不退者”,思想的变革是事物变革的基础,开展基层工作也必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学习的思想,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农村“移风易俗”,要求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乡村振兴战略更是明确提出“乡风文明”的工作方针,从“天价彩礼”的摒弃到如今“合约食堂”的建立,都是基层百姓思想更新,角度转变的体现,更是文明社会建立的关键。
基层发展职能要“更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不断寻求变革,事物才能继续发展。传统的治理方式与农村的快速发展已不能相适应,过分的约束将抑制农村发展的活力,转变工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打造高效政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12345”便民服务热线的开通、“寨管委”的建立、“党建指导员+联络员”的成立等,都基层政府转变角色的体现。另外,坚持党建引领强产业促发展,鼓励、帮助各村因地制宜,以“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为发展目标,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解决剩余劳动力务工问题,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早日实现,才是基层政府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体现。
基层发展队伍要“更新”。“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乡村振兴“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中,明确指出了“人才”和“组织”的重要性,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随着基层工作方式的改变,组建相应的人才队伍来适应新的工作方式也势在必行,通过“一村一大”“选调生到村任职”“驻村工作队”等方式,充实村级工作力量,为村级工作提供指导帮助。与此同时,提高村支两委成员待遇保障、帮助提升村干部学历、强化技能培训、强化政治素质考核、严格执行《贵州省发展党员工作规程》、提高后备力量标准等方式也将为村级选育出一批能力强、素质高、学历高符合新时代农村工作需求的人才队伍。(熊萍 贵州省镇远县羊场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