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闭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只争朝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两个绝对”为标准,以“两个绝对”具体化为载体,打好“理论桩”,补足“精神钙”,筑牢“思想魂”,把初心和使命落实到本职岗位上、一言一行中。
一、发扬斗争精神。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在斗争中成熟,斗争精神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优良基因和历史传承。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党员干部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勇于涉险滩、破坚冰、攻堡垒,永葆“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斗争意志,在困难面前“不卑不惧”,在挫折面前“百折不挠”,在阻力面前“傲霜斗雪”,争做新时代骁勇善战、攻无不克的“斗争先锋”。
二、夯实斗争基石。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党员干部提高斗争本领,要有勤学苦练,终身学思践悟的意识和行动力。特别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史,了解党在过往斗争中的思想与方法,总结前人经验,结合实际和时代特征积极思考,不断增强自身的斗争实践经验。要在斗争中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要在斗争中坚定理想信念,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把握其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要在斗争中强化忧患意识,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强化责任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
三、锤炼斗争本领。我们所进行的斗争,全部都是奔着突出矛盾和问题,严重风险和挑战去的。只有练就了强健的体魄心智,才有能力时刻保持一种进取的状态和担当的精神,以敢为人先、敢破敢立的奋斗智识,挑起最重的担子,啃下最硬的骨头,涉足最险的滩涂,担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要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到一线执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挑“重担子”、啃“硬骨头”,在斗争中练就真功夫、硬本领,以最好的状态、最实的作风、最强的干劲,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落地生根。要在推进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上发挥斗争精神,挖掘潜力、借助外力,弥补自身短板弱项,把挑战当作机遇,立足实际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要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发扬斗争精神,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陈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