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躺平式”干部逐渐在基层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一些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干部年龄不大却“未老先衰”,表现出“无欲无求”的状态,有的年轻干部以为进了体制,端上了“铁饭碗”,失去进取心,不愿作为。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应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切实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中,坚决对躺平说“不”。
思想不“躺平”,誓立一腔鸿鹄之志。思想是行动的引领,作为党员干部要远离和拒绝“躺平”之风,要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始终拧紧思想的“总开关”。要誓立一腔鸿鹄之志,切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坚决扛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重任,时刻以“起而行之、只争朝夕”的责任感,“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使命感,“坐不住、等不得”的紧迫感,全身心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移风易俗等重点工作中。
行动不“躺平”,常怀一颗为民之心。兔年上班第一天,安徽省召开“新春第一会”,会议主题为“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持严的基调,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给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作为党员干部,要做到行动上不“躺平”,最根本的就是要常怀一颗为民之心。“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聚焦百姓的微小心愿、急难愁盼,用心用情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对群众和企业的呼声,我们要有雪中送炭的温暖和雨中打伞的贴心,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标准,紧张快干、精细服务,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
作风不“躺平”,涵养一身实干之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党员干部要“干”字当头,“实”字落脚,坚决摒弃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的态度向躺平说“不”。党员干部要甩开膀子,撸起袖子,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心声,将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企业的“满意指数”。
奋进新征程,实干显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远离和拒绝“躺平”之风,就必须从“心”出发,坚定理想信念,敢啃最硬的骨头、勇挑最重的担子、乐接最烫手的山芋,挺膺担当再出发,踔厉奋发新征程。(安徽岳西县响肠镇人民政府 王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