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回顾百年党史,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作为党员干部,要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在调查研究中砥砺初心、提升本领、增长才干,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由“浅”入“深”,提高调查研究深度。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一文中论述到:“各级领导干部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深”,就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现场,到社会各层面中去解决问题。党员干部必须坚决丢弃“走马观花式”、“浅尝辄止式”调研,要坚持“身入”基层、“心到”基层,与群众谈发展、讲政策,既要听群众的“悦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了解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以“新”破“旧”,创新调查研究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党员干部要做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要根据调研任务和要求的不同,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一步拓宽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电话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实现调查研究效率性、时代性和科学性三提升。
以“慢”为“快”,确保调查研究质量。毛泽东主席曾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是一项基本功,练就“真本领”从没有一蹴而就,因此不能“求快”,而要“保质”。有些干部只想尽快“交差”,热衷面子、忽视里子,只求速度、不顾质量,最后只能损了形象、伤了民心。党员干部做调查研究必须舍得出精力、下功夫、花时间,以“解剖麻雀”的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听访看谈”,才能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
务“实”戒“虚”,加强调查研究实效。精心制定调研方案,精心选定调研路线,精心撰写调研报告,这样的调查研究本质上是一场虚假的“打卡”、“表演”、“作秀”,无法获得科学决策的真实依据。调查研究最终还是要落在一个“实”字上来,要转变工作作风,少些“规定”路线,多些自选动作,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同时,要做好成果转化,为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努力让调研成果经得起历史、群众和实践的检验。(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委员会 张硕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