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调查研究这“传家宝”。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再一次将调查研究工作作为“解题”的关键点,即是关键,就要“实打实”,领导干部要瞄准“三实”,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调查内容要真“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者多为决策者,发挥主体作用和决定作用。调查研究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确保调查内容真实有效。要找准对象,可根据调研“命题”确定调研对象,可涵盖政策的执行者、服务对象,旁观者,确保调研内容更为客观。要找齐内容,做好调研“备课”工作,认真了解工作现状,突出重点,盯住难点,瞄准堵点,确保调查要素更为全面。要找对方法,可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
研究问题要务“实”。“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的根本目地是解决问题。那么什么是问题?基层的问题大多是发展中的问题,关乎百姓冷暖,关系民生福祉。要善于发现问题,不搞“外包”式调研,亲力亲为,走进“第一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把问题“一网搂清”。不能找专家、找写手、找资料形成一份所谓“高质量”的报告和清单进行交差,不搞作秀式、盆景式和蜻蜓点水式调研。要敢于正视问题,不怕揭短亮丑,找到症结所在,找到问题的“根”,不做“走马观花”式调研,把问题剖析明白,认真修正错误。要全面分析问题,不能把调研当成“秀场”,更不能随意“抄方子”,随心“创理论”,要结合时际,实事求是,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通盘思考、系统谋划。
解决问题要切“实”。“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要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实现调研和工作两相宜。要明确目标任务。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制定解决措施、落实责任,确定完成时限。要加快工作落实。对短期能够解决的问题,进行立行立改、快办快结。对于需要多部门协作或多领域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分工分责,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推动问题尽快解决。要注重督查回访。形成调研报告和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定期回访,把“阅卷权”交给调研对象,交给人民群众,让群众给调研成果“打分”“评级”,真正实现通过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委组织部 邱春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