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担当是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必备的一种政治品格,党员干部应该在人民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如今,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道路上,奋斗正当时,作为党员干部更要敢于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基层伟业中为人民群众建功立业。
关键时刻能站出来需要善于担当的能力素质。越是困难时刻,越是艰苦环境,越能考验党员干部有勇有谋、善于担当的能力素质。只有党员干部本身具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才能在人民群众需要的关键时刻,站出来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党员干部下基层、走村入户宣传党的政策,为乡村振兴的事业做好思想工作;党员干部在农忙季节,他们挽起袖子,忙碌在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抢收粮食。他们在实践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政治水平,具备了在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的底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时刻能站出来需要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能否做到担当责任、敢作敢为最能看出一个党员干部的党性和作风,要在关键时刻能站出来,首先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有站出来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决心。在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难做的、艰苦的工作都是党员干部带头先做,给其他干部和群众做好榜样,他们具备了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勇敢主动地站出来,迎难而上,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关键时刻能站出来需要有乐于担当的信念。乐于担当是一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信念,是在人民群众需要的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的内生动力。在发生洪水时,党员干部自发赶往一线参加救援;在疫情期间,也有无数的党员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他们争当志愿者为民服务。他们每一个人都把人民群众的事当成是自己肩上的责任。正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信念,我们的人民才充满了幸福感和安全感。信念是工作的不竭动力,党员干部要有乐于担当的信念力量,才能在关键时刻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贵州省镇远县金堡镇人民政府 叶忠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