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的细节,隐蔽的角落,这些虽然渺小,却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与品质。不积蛙步者,安能至千里?所以说,成大事者必定先成就好小节。
晚清重臣李鸿章早年在梁府等候梁大人两个小时而脚步未曾挪移。梁夫人就认定此子必成大器。细枝末节之处往往最能洞察人的品格。唯有做到常人不屑一顾的小节,才能积累成大事。
欲成大事,先拘小节,这是一种严谨科学的习惯。福尔摩斯说:“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是推导真凶的重要证据。”瑞典的化学家在测定海水密度时突然发现实际与理论有较大偏差,最终经过不断提炼,得到了一种新的元素“溴”。无独有偶,同样是密度的偏差,科学家们又发现了空气中稀有气体的存在。倘若没有对小节的观察入微,怎么可能会得出如此多震惊学术界的发现?拘与小节,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素养。拥有这样的素养,最终定有所成!
欲成大事,先拘小节,我们要处理好身边的小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能扫好身边的“小屋”,纵是胸中有丘壑也难堪大任。朱熹注重对细处的把握,成为儒家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讲求细节,标点符号也“锱铢必较”,身为当代文学泰斗。古人云:修齐治平。修身齐家乃是先决条件。唯有于小节处费心思、用头脑,应对大事时方能处变不惊、从容应付。
欲成大事,先拘小节,从小节处落墨,更要眼望星空。老子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一步一步从小处走起,才可以行至千里之处。而途中不光要一步一步慢慢走,更要眼望终点。周总理连每一粒扣子的小处都不放过,但仍有大国总理的风范;党对人民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不放过,就这样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大事成酣畅淋漓,小事做体贴入微。
我们作为组工干部,更要从小节做起,一点一滴小处为大处铺上台阶。成就大事者必定先成就好小节,如青年之李鸿章般细致入微,未来必定在迎接我们!(中共四平市铁西区委组织部 李肖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