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对我们全党如何开展大规模调查、怎么进行调查以及调查研究要取得什么样的成效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供了行动指引,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关键在于找准问题难点痛点。重视调查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和光荣传统。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我有幸到河南兰考县去亲身体验焦裕禄精神。焦裕禄同志完整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更是把我党调查研究这样的好办法用到了极致。在兰考治理“三害”的475天里,他走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个,记录了全县的风口、沙丘,通过走访和蹲点调研,首先让自己掌握了问题的关键点,做到了心中有数。之后通过与农民的交谈,学习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总结提出了深翻土地、“贴上膏药、扎上针”等方法,对“三害”的治理有了显著的成效。像焦裕禄同志这样的调查研究就是找准了兰考“三害”的关键,在掌握问题的难点和痛点之后才能针对问题提出办法,作出部署,从根本上解决了兰考县的问题。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关键在于深入基层群众一线。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一届政府记着见面会上曾提到“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就是要求我们要用心深入群众中去,多到现场看,多去当面听,多用直接问。只有走在田间地头看问题,扎在群众当中想问题,才能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言、如是行,正是这一传统的践行者和表率。“要看就要真看,看真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几乎走遍了全国的特困地区,才有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才能提出符合人民群众期盼的、切实可行的、有效管用的方针政策。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下,我们才能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去伪存真。调查研究本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秀作风,其本意就是让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走出来,走到田间地头,走到群众一线真正的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但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一些调查研究采用“事前踩点”的做法去回避问题;一些调查研究“装模作样”,前呼后拥的陪同领导走走套路,做做样子;还有一些“调研脱节”只调不研,不去深入挖掘问题所在。诸如此类的调查研究不但没有任何实效,反而会劳民伤财,影响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久而久之更会在重大决策上提供错误依据导致决策出现偏差。如若不把握正确方向,根除调查研究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秀式调研,无异于在闭目塞听,无益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就是要时刻保持大党解决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切实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断提高党和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凝聚起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旗委组织部选调生 白旭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