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必须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个单位的“头雁”,肩负着党和人民的期待重托,承担着人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历史担当。新时代干部作为党发展事业的“进行者”,应谨记“三抑三扬”,在“风雨”中宽阔视野、增强意识、强健筋骨。
抑“固步自封”,扬“与时俱进”,新时代干部要在“春风化雨”中宽阔视野。“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继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创新与发展。可见,新时代干部学习也要与时俱进,始终密切关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最新成果的新突破和新进展,持续性地阅读阐发它的重要著作、重要文献、理论读物,不可只盯眼前“一亩三分地”,应胸怀“国之大者”,宽阔视野,勤于思考,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抑“纸上谈兵”,扬“身体力行”,新时代干部要在“栉风沐雨”中增强意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性意识作为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德的基石,并不会随着党龄和职务的提升而提升。新时代干部要有意识地把党性锻炼贯穿工作全过程,把个人抱负和价值与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结合起来,自觉用各种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约束自身行为,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坚决克服“坐而论道”,身体力行在工作中“浇浇水”“墩墩苗”“除除草”,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升,逐步内化于心,长成“参天大树”。
抑“推三阻四”,扬“责无旁贷”,新时代干部要在“枪林弹雨”中强健筋骨。“为官避事平生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新时代干部要“敢于做”“能于做”,面对风险挑战、工作困难,保有勇于斗争的奋进姿态,敢于“闯关夺隘”“攻城拔寨”,决不能推阻、绕道走,更不能胆怯、惧怕,进一步通过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提升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本领养成,练就“强壮筋骨”,以“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断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委组织部 赵丽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