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署名文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实践》。文中提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民主作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而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积极发展基层民主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夯实全过程民主。
彰显基层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体性。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过程”是其形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实质,人民性是其内在属性,因而要求基层治理要体现人民的主体性。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从各领域
各层次、各环节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体现民主内在本质,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到基层治理实践上,就是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形式更加丰富,渠道更加宽畅,进一步体现群众的主体地位,使得基层群众能够更加有效地参与基层治理的民主实践,管理基层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的事务,更大程度释放群众的创造活力,更大程度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使人民当家作主具体落实到基层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使基层治理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
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人民群众自治制度,包括社区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通过群众自治机制,在人民党组织的指导下,人民群众在村、社区、人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中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要有效利用和坚决拥护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它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工程。要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协商、强化权力制衡为重点,扩大范围和手段,丰富内容和形式,确保人民群众更好地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把乡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周到、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拓宽基层各类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使基层治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当前,基层广泛设置了基层人大代表工作站、基层政协委员联络站,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中,通过他们发挥联系群众、代表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使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及时输入政治体系之内,输入党委、政府的决策系统,使党委、政府深入了解、体察群众诉求,充分吸纳群众意见,进而推动公共事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合理性、有效性。除此之外,关于拓宽基层各类群体参与渠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各类群团组织在基层民主治理中作用,拓宽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途径。创立志愿者协会,建立健全志愿机制,引导大学生返乡群体、退休群体等积极参与各类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的志愿活动。
民主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发展的。我们应该不断研究探索,努力把基层示范点建好、用好。同时,有效保障和落实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制度优势转化成为基层治理的治理效能,不断增进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东湖镇人民政府 郑凯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