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基层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既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直接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和实践者,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基层干部要基层工作的“沉”“浮”中,将个人理想融入基层工作、将个人价值融入为民服务,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追逐梦想、展现担当。
基层干部要“沉”到人民之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让我将无我的奉献精神“浮出来”。基层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党服务人民的“窗口”。广大基层干部只有“沉”到人民之中,始终围绕“人民”二字开展工作,才能扮演好“人民公仆”的角色,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赖,才能凝聚民心所向的强大力量。广大基层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自觉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以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为工作的重点要点、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与否为工作的好坏标准,自觉树立起人民观、大局观,让“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奉献精神“浮出来”,将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个人价值、获取社会认同。
基层干部要“沉”到实践之中,投身乡村振兴建设,让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浮出来”。基层工作,对上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实,对下肩负着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诸多问题,突出反映出了基层工作的实践性。因此,基层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要在“实”字上“见真功夫”。基层党员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要主动要“沉”到基层实践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涵养吃苦精神,在日常工作、突发事件、矛盾调处的实际工作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练本领、磨意志、长才干。让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浮出来”,既要追求工作效率、更要遵循事物规律,紧盯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锚定改革中的发展目标,在“实”上多些兢兢业业的耐心、在“干”上多些宵衣旰食的恒心,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以实打实的工作业绩展现共产党人的担当底色。
基层干部要“沉”到学习之中,汲取百年历史经验,让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浮出来”。近代中国的改革往往是从基层开始,农村根据地的开辟、安徽小岗村的探索,都充分证明了基层拥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和改革势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基层的社会矛盾和发展动力,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基层干部决不能刻舟求剑、一叶障目,以一成不变的思维去思考基层矛盾、以千篇一律的工作方法去解决基层难题。基层干部必须要“沉”到学习之中,汲取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紧跟时代发展和理论创新的步伐,不断提升思维层次,增强学习能力,让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浮出来”,以改革创新释放基层发展动力,持续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稳步向前。(徐驰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大李集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