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后备干部队伍是村支两委班子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是建强农村基层组织、优化村级干部队伍的重要保障。但目前部分村社存在后备干部选培“断层”,村社后备干部“青黄不接”现象。加强村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农村和谐稳定、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基础。
加强源头储备,筑牢战斗堡垒。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抓好源头开发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聚焦增强村班子整体功能和基层发展需求,为新一轮换届储备人才,乡镇街道党委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拓宽来源渠道,挖掘本地企业经营管理者、致富能手、个体经商户、外出务工优秀人员、退役军人、种养大户和优秀青年等人员,按照换届候选人五不能六不宜要求严格把关,建立一支年纪较轻、文化较高、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精干高效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搭建政策阵地,提升后备干部能力。围绕加强村社干部队伍政治建设、监督管理、能力提升、考评激励、关心关爱等方方面面,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为后备干部能力提升提供政策保障。发挥老班子成员的传帮带作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让离任老干部离任不离责、离岗不离志。本着“有备而用,备而后用”和“放手、放权、放心”的原则,不拘一格设岗定责,注重让后备干部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承担一定的任务,有计划地把后备干部放到村社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中压担历练,提升现代化建设新能力,推动村级组织更好更快发展。
加强动态管理,用与评相结合。对村级后备干部实行年度述职测评和考核,通过考核评议,准确了解和掌握后备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情况,结合每年考评积分定级情况,及时调整村后备干部库,让后备干部“能进能出”,不断优化。乡镇街道党委要健立村社后备干部“定期培训、定人帮带、定岗压担”培养成长机制,同时建立成长纪实、定期研判、动态管理机制,每年对村社后备干部进行一次综合分析评价,及时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和措施。(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长涂镇人民政府 余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