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时曾强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走在前列”。这也是基层干部在实践工作中需要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基层干部作为整个干部队伍中一支重要力量,在国家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时代形势下,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时代角色,把握“走在前列”的丰富内涵,领悟其内在要求,认识其深远影响,强化“走在前列”的自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走在前列”,首先体现在要立足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为全国其他地方提供经验和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改革创新上需要不断深化、不断拓展,这就要有钻研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作为基层干部,更要立足本职工作,深入基层群众,了解掌握民生、民事、民情。 因为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深入一线、贴近群众,面对面开展工作,才能从中找到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其次,还要有创新意识,要在思想上“走在前列”。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只有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基层干部要勇于尝试新的理念和技术,并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运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干事创业中敢于创新,能够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在探索中不断突破,把创新精神贯穿工作始终,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大胆尝试,才能在干事创业中干出成绩,带领人民群众朝着美好幸福的生活不断前进。
此外,要以“敢为人先”之姿,敢于担当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到担当:“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他强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敢于担当是责任心的表现,基层干部是国家与人民联系的桥梁。如果没有担当精神、缺乏责任心,那基层干部又如何担得起连接国家与人民的作用,如何成为基层建设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因此基层干部要敢担当,要有为民请命、为民解忧、为民办事的责任心,在坚定树立“想担当”的理念。
“百舸争流千帆竞,波涛在后岸在前。”一直以来一代代的基层干部把青春奋斗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他们坚持在基层一线不懈奋斗,在为人民服务中倾情奉献。新时达的基层干部,更应在时代的重任下冲锋在前,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做走在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在新时代中“走在前列”。(浙江省仙居县淡竹乡人民政府 陈佳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