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廉政建设 > 正文

党员干部要扣好人生“四粒扣”

2023-03-22 09:49:50 | 来源: 中廉在线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要扣好“忠诚、廉洁、担当、务实”这人生“四粒扣”,才能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赢得人民拥护,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对重大挑战,行稳致远。

扣好“忠诚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决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绝对可靠,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灵魂和基石。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和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国内环境,给每一个党员干部提出了更严要求、更高标准,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和“两个维护”的重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员干部要培养勤思善学、乐学好学、深研深学的良好习惯,把学习融入工作和生产生活,坚持长学常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确保读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书,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髓,坚定干事创业的信仰、信念、信心,把握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夯实对党的“忠诚”之基,树牢为国为民“信念”之魂,始终保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扣好“廉洁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要树立清正廉洁、勤于修身的优良作风,自觉做党和政府的“代言人”。自觉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和要求,遵守党规党纪、法律法规,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到“慎权、慎行、慎微、慎独”。筑牢不想腐的道德防线,警防由风及腐“不以恶小而为之”,增强拒腐防变意识,摒弃侥幸心理,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自觉和敏感,做到事业上的洁身自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在立身、修德、正心、止欲上下功夫。常修为官之德,常念初心言,常思贪欲之害,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党员干部要带头学法、知法、懂法、敬法、守法,把党纪法规刻入脑烙入心,讲规矩守纪律,知敬畏守底线,不拿原则做交易,不用权力谋私利。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要牢固树立“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惟吾德馨。”的政治追求,永葆廉洁本色。

扣好“担当扣”。共产党人要始终保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敢于担当的浩然正气。党的二十大号召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全党必须恪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以中国是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挑战与机遇并存,党员干部要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对待工作要勤落实、敢落实、善落实。发扬踔厉奋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饱满的精神高涨的热情真抓实干。要不断充实理论积累、提升业务能力、坚持创新思维,扩展眼见视野,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主动思考、认真谋划;敢于开拓创新,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积极学习和探索一切有益于推进工作的新做法新经验。要有“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的斗争精神,和力排万难的豪情,勇于直面问题、敢于触及矛盾,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事业心。

扣好“务实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员干部不能当“口号干部”“演员干部”,务必要坚持“实”字为要、“干”字当先,才能凝聚民心汇聚力量推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才能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了喊口号,当“演员”,对组织不实,对群众不实。惯于弄虚做假,精于八面玲珑,善于左右逢源,不会干事但会“来事”,信奉“干得好不如包装得好”的九字“真言”,严重扭曲的政绩观不但会使干部自己名誉受损,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形式主义实则是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崩塌的深层次问题,党员干部应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牢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公报强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真正做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要扣好“务实扣”还要善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总结出的一条屡试不爽的工作方法,毛主席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方法,只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一线,坚持先调研后决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多到环境艰苦,困难多矛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局面打不开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才能刨到矛盾根源认识问题本质,掌握全面情况,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提出科学、可行、可操作的解决办法。真正为人民群众解决更多“急、难、愁、盼”的实际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界街道 梅星)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