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他指出,今天,中国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发挥着“半边天”作用。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中,无数农村妇女以汗水为墨、以行动为笔,在田间地头、厂矿车间、村巷阡陌书写着奋斗篇章。广大青年干部让我们一起致敬“她身影”,用心感悟“巾帼力量”的厚重,真正同频责任担当和价值追求,共同谱写一曲党群同心、共促振兴的时代赞歌。
致敬躬耕田畴的奋斗身影,撑起农业丰收“半边天”。她们是土地最虔诚的“守望者”,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矢志不渝的热爱守护着农业的命脉。广西来宾的“全国劳动模范”莫丽荣,毅然放弃了自己经营的红火生意一头扎根农业,即便遭遇自然灾害导致水稻绝收,仍凭着“死磕”精神建成2100亩富硒水稻核心基地;贵州瓮安的“最美巾帼奋斗者”黄红缨,以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将万亩荒山打造成茶海,即便蒙受百万元冻害损失,也依然坚守承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这些躬耕田畴的“她身影”,诠释了什么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坚守,更让人感叹巾帼力量的非凡。广大青年干部当用心致敬躬耕田畴的奋斗身影,要以她们为镜,更要为她们“搭台”,不仅要学习她们扎根乡土、回报桑梓的精神,更要成为她们最坚实的后盾,主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在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为其争取农业补贴等政策支持,并邀请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将智慧农业、绿色种植等技术送到手中,真正一起努力变“好收成”为“好收入”。
致敬创业创新的实干身影,撑起产业发展“半边天”。她们是时代的“弄潮儿”,用敢闯敢试的勇气和激流勇进的胆识,为乡村产业注入新活力。来自云南的丁兰英是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她不仅自己练就了出神入化的彝族刺绣技艺,也无私地将这门手艺传授给当地妇女,让一件件精美的彝族绣品走出大山、走向国际市场,让指尖技艺变成了富民产业;在贵州盘州,余留芳联合相邻村落携手抱团发展,先后建起养殖场、火腿加工厂,一步步打造出知名的“人民小酒”品牌……创业创新的“她身影”,展现了新时代农村妇女敢为人先的魄力和“抱团取暖”的智慧,他们打破了“农村妇女只能围着灶台转”的刻板印象。广大青年干部当用心致敬创业创新的实干身影,要从她们身上学习“创新为要、协同发展”的智慧,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搭建创业平台帮助农村妇女拓宽致富渠道,也要通过技能培训、品牌赋能等,不断提升农村妇女的创业能力,努力形成“一人带一片、一片兴一村”的产业发展格局,真正拥抱万事可期的未来。
致敬服务万家的担当身影,撑起基层治理“半边天”。她们是邻里的“贴心人”,用细腻温暖的付出凝聚起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也用真挚炽热的感情书写了一篇篇幸福诗行。致力于传承拉祜族摆舞的李娜倮的日常忙碌而充实,一面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表演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一面带领乡村闯出“非遗+旅游”的新路子,让欢声笑语荡漾在村落处处;由胡晓云领导下的黄湾村女子民兵连,是黄湾村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她们坚持昼夜巡逻、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义务植树种花、耐心调解矛盾纠纷……这些服务万家的“她身影”,彰显了“把群众当家人”的情怀和“事事有回应”的担当,她们用女性的温柔与坚韧,传递着温暖人心的力量。广大青年干部当用心致敬服务万家的担当身影,要以她们为榜样,主动学习扎根一线、心系群众的奉献精神,把“为民解忧、为民担当”融入日常、做在平常,更要用心汇聚更多巾帼力量,带动乡贤、志愿者参与到服务群众的行列中来,一起把乡村振兴的蓝图变成现实,真正拥抱红红火火的好日子。(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