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新时代新征程勾勒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对于正处在成长成才关键期、肩负时代使命的青年干部而言,这份纲领性文件既是思想罗盘,更是行动号角。我们当以青春之名深学细悟全会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实干与创新为“十五五”规划的落地生根注入青春动能。
以理论铸魂,把准青春航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全会擘画的 “十五五”蓝图,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全程指导下形成的战略部署,其中蕴含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青年干部成长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不能满足于“浅尝辄止”地学习,而应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要深刻领会“六个坚持”重要原则的核心要义,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内化为政治自觉,把“国之大者”牢记于心,不断增强对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命题的理解深度。从新质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内涵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从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到民生福祉的价值追求,唯有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保持清醒,让青春航向始终与党中央部署同频共振。
以实践筑基,锤炼担当本领。“十四五”时期的辉煌成就,是无数干部群众实干担当的结晶,也为青年干部提供了可感可学的实践范本。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这既是对发展环境的精准研判,更是对青年干部能力的时代考验。年轻干部成长无捷径,唯有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在科技攻关一线,我们可以像科研领域的青年先锋那样,瞄准量子科技、工业母机等“卡脖子”难题勇闯“无人区”,以“知重负重”的担当突破技术壁垒;在乡村振兴热土,可借鉴“硕士村官”扎根基层的坚守,运用电商思维、数字技术激活乡村资源,助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在服务群众前沿,当践行“一改两为”作风,把信访调解、民生保障等“烫手山芋”当作锤炼本领的“磨刀石”,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提升实干能力。正如高原上的青年地质工程师用脚步丈量大地,真正的本领从来都是在实践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
以创新为翼,勇当发展先锋。青年最具创新活力,最能拥抱时代变革,这正是我们参与“十五五”建设的独特优势。全会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为青年干部发挥创新潜能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要主动跳出“舒适区”,以数字化思维武装头脑,在数据要素配置、数字政务服务等领域探索新路径,学会用数字说话、用数字决策;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在产业升级中争当“开拓者”,无论是参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还是培育未来产业赛道,都要以“敢为天下先”的锐气蹚出新路;在基层治理中做好“创新者”,借鉴“红色代办员”“马路办公”等经验,用新思路提升治理效能,让服务更有温度。年轻干部的创新不是天马行空的空想,而是立足岗位的务实探索,是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具体实践的生动创造。
以清廉立身,永葆青春本色。担当作为既要敢干事,更要干成事、不出事。青年干部身处成长关键期,唯有守住廉洁底线,才能在“十五五”征程上行稳致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牢记为民造福的初心,把工作的出发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而非追求“造势一时” 的表面文章;要绷紧自律之弦,在行政审批、项目推进等廉政风险点前保持清醒,算清政治账、人生账,让“不要人夸颜色好”成为内心自觉;要涵养“无我”境界,像焦裕禄、谷文昌等前辈那样,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党分忧、为民干事上,以清正廉洁的作风赢得群众信任。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十五五”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这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青春绽放的舞台。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以理论武装筑牢根基,以实践磨砺增长才干,以创新突破开拓新局,以清廉本色保驾护航,在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践行青春誓言。相信每一份青春的奋斗,终将汇聚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让“十五五”蓝图在我们的实干中变为美好现实!(沈竹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