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的蓝图徐徐展开,民生福祉始终是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主线。从“十四五”的坚实积淀到“十五五”的崭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向更高质量、更有温度进阶。这份民生向上的力量,离不开信念之劲、实干之劲、担当之劲的同向发力,三股劲拧成一股绳,方能托举亿万人民向着更幸福的未来笃定前行。
信念之劲,是民生向上的“定盘星”。民生建设的方向,始于初心的坚守;发展的底气,源于信念的支撑。“十五五” 时期的民生实践,始终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政策制定的逻辑起点,把“让老百姓过上更好日子”的朴素追求,转化为贯穿规划全程的价值遵循。这份信念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抵御形式主义、破除发展迷思的精神坐标,确保民生建设不偏航、不走样,始终聚焦群众真实需求;这份信念是凝聚共识的旗帜,让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向着共同的民生目标携手奋进,为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让民生改善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与自觉行动。
实干之劲,是民生向上的“铺路石”。民生福祉从来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干出来、拼出来的。“十五五”的民生蓝图再美好,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也只能是镜花水月。实干之劲,体现为 “钉钉子” 的韧劲,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从细微处发力,把民生政策细化为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举措,把每一项承诺都转化为群众能感知的实际变化;实干之劲,彰显为求真务实的作风,摒弃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聚焦民生短板,在收入分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步步夯实民生福祉的根基,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升。
担当之劲,是民生向上的“破冰斧”。“十五五”时期的民生建设,必然面临诸多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挑战,越是向高处攀登,越要直面难啃的“硬骨头”。担当之劲,是直面问题的勇气,不回避民生痛点、不推诿责任压力,主动聚焦发展中的堵点难点,以“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寻求突破;担当之劲,是勇于创新的魄力,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用改革的思路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用创新的办法补齐民生供给短板,在攻坚克难中拓宽民生发展空间;担当之劲,是心系群众的情怀,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主动回应民生诉求的新变化、新期待,让民生政策更精准、更贴心,为民生向上之路扫清障碍、铺平道路。(解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