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新的党内统计数据来看,2021年,全国发展党员438.3万名,新发展党员中,35岁及以下的占80.8%。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优秀青年的期望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促进青年成长,建强党员发展后备力量必须念好“培、炼、管”三字经。
在“培”上下功夫。“玉不琢不成器。”组织的培养是青年们成长不可缺少的雨露。每一位青年,在提交入党申请书的时候,都是怀揣着一腔热枕,带着一身的理想抱负,想要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打铁需趁热,培养优秀青年就要让他们多学、多思。鼓励青年们多渠道、全面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先进思想,开展党性教育,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担当意识。鼓励自我思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
在“炼”上做文章。“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从入党申请人,到入党积极分子,到发展对象,到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发展入党的过程没有捷径,都是在实践中锻造起来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新时代的青年们虽然知识丰富,但缺少生活与工作的磨炼。把年轻入党后备力量放到实践中锻炼,站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提升青年的工作能力,让青年“这捧花”在工作岗位“这片沃土”上炼出特有的品质。
在“管”上见纪律。管好青年,就是管青年的思想、工作、纪律、作风。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延长预备期等现象偶有发生。一些青年从提交入党申请书时的豪情壮志,到成为预备党员后言行不一,党组织在培养联系过程中要注意持续性,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发展党员的各个环节中去,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督促青年严以律己,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修养,杜绝品行不端的青年加入到党组织中。(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儒岙镇人民政府 谢梦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