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目前我国技能人才短缺,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加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抓“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在“活”字上下功夫。新时代技能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一直以来,我国对技能人才的发展高度重视,也涌现出一大批大国工匠,例如用一把焊枪铸就中国高铁速度的技能人才李万君,他脚踏实地干一行专一行,凭借过硬的技能为中国高铁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我们应认识到,高技能不是轻而易举、轻轻松松就能掌握的,不仅需要劳动者对技能热爱、投入和执着,更需要大环境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因此国家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大环境,重视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充分发挥院校和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新时期国家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抓“技能人才”使用制度,在“灵”字上下功夫。正确使用技能人才,就会有效避免技能人才资源浪费,做到人岗相适,要为各类技能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注重在实践中使用人才,努力寻找事业发展和人才成长的结合点,把技能人才放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点岗位进行锻炼。为技能人才松绑,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赋予人才更大资源调度权,放手让他们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综合施策鼓励引导技能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抓“技能人才”保障措施,在“实”字上下功夫。以细心服务技能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技能人才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环境,更离不开真诚优质的服务。应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解人才之所困,做好技能人才的“贴心人”,当好“后勤部长”,健全技能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供“保姆式”服务,积极营造尊重技能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为高技能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技能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库。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技能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力构建技能人才工作新格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技能人才支撑。(孙巨尧 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