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零容忍》系列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引起很大的反响,给人很大的触动,身居高位的他们不思回报人民,反而因为吃喝玩乐,贪权谋利,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征程上,作为“排头兵”的基层干部,要选择有营养的“吃喝玩乐”,做一名不负时代,感党恩、跟党走的好干部。
“吃”的硬骨头,征程困难破。虽然脱贫攻坚已经圆满收官,但脱贫摘帽远非“万事大吉”,我们已经马不停蹄地又踏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如何防止返贫,怎样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已成为当下的工作重点和热议话题,考验着“答卷人”的破题能力。乡村振兴没有固定模板,也没有先迹可寻,基层干部作为突破“最后一公里”的“排头兵”,离“现场”最近,也离困难最近,因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未知的困难和挑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绘好乡村振兴这幅画卷离不开基层干部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担当作为和知难而上、争创一流的豪情壮志。面对征程上的“荆棘险滩”,基层干部要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拼劲和滴水石穿的韧劲,打头阵,当先锋,在乡村振兴事业中敢啃硬“骨头”,勇挑重“担子”,在基层的课堂中锤炼过硬的本领,在复杂的局面中炼就独挡多面的“多面手”,征途上自然没有过不去的坎爬不过的坡。
“喝”出新境界,破题办法多。“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作为基层干部要时刻保持敏感,根据时与势及时做出反应,这就需要我们勤学善思,如饥似渴地涉猎知识养分,肚里有“墨香”,写出的振兴“文章”才能有芳香。设计在顶层,落实在基层,基层干部作为具体政策的执行者,必须把学习作为生活的常态,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知识储备足了,视野也就阔了,思路也跟着活了。基层事务纷繁复杂,留给我们空暇的时间本就很少,因此我们要像钉钉子一样,首先善于“挤”,在时不分昼夜中抓牢“空档”,及时哪里不足补哪里,哪里不懂学哪里,充实我们的“技艺库”,解决本领荒,知识荒;其次善于“钻”,只有通过反复研读精神、弄清搞懂政策,消化吸收经验,才能在攻坚克难中挖掘出新点子,开拓出新路子。
“玩”出新花样,处事思路活。习总书记说:“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无可置疑我们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经验是来自于过去的实践,只能说明过去,未必能够准确地套用于现在和未来。对于过去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机械盲目地照搬,不能将特定时间的经验永恒化,特定地点的经验普遍化,特定条件的经验绝对化,要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辩证地分析问题,要融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新形势,新要求,需要我们基层干部作出新反应,不能“老调”重弹,也不能“一招鲜,吃遍天”,要试着多变“音符”,多换“招式”,努力探索新的理念和工作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金点子”。
“乐”享在其中,工作激情火。基层工作琐碎复杂,有时也很机械枯燥,我们的基层干部大多身兼多职,长期处于“5+2”、“白+黑”的工作状态中,任务重压力大,慢慢的快乐变少了,抱怨变多了,激情变少了,暮气变多了,不仅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影响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体会到工作带来的乐趣,享受工作的乐趣,才能迸发出无限的激情活力。一个充满工作激情的人,必定是吃的起苦,受得住累,苦干实干、敢做敢干的人。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工作当作乐趣,把为民情怀当作不竭动力,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到工作中,以务实奋斗的工作作风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千方百计地把工作做实做好,这样乡村振兴的“答卷”上一定会写满群众满意的“答案”。
新的起点,对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坚决抵制吃喝玩乐奢靡之风的同时,只要我们“吃”的“硬骨头”,攻坚克难敢亮剑,“喝”出新花样,勤学好思扩眼界,“玩”出新花样,革故鼎新谋新篇,“乐”享在其中,爱岗敬业斗志坚,就一定能挑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干事创业中茁壮成长。(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当郎忽洞苏木选调生 温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