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把握“天时地利人和”黄金期 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2-06-19 16:33:02 | 来源: 中廉在线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坚持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方能为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局势演变得愈加复杂,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精准判断时势,抓牢创新发展的“天时”。放眼世界,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创新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和根本动力。5G时代的到来、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人工智能的兴起……这些发展趋势无一不体现出世界发展对创新的需求。聚焦国内,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技术在过去的数十年装满了人民的“米袋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实施种业振兴做出具体部署,强调“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科技进步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国内大环境对创新的重视可见一斑。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当今社会已经具备创新驱动发展的“天时”,要牢牢把握当下、抓住时机,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需求,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走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方能勇立时代的潮头,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速实现。

搭建空间平台,创造创新发展的“地利”。古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好的平台之于创新发展,正如好的土壤之于树木生长。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四川极米光电有限公司时强调:“我国是制造大国,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变。”创新工作的开展需要适宜的空间,创新平台的搭建有利于推动创新知识交流、创新要素聚合和创新成果转化。要积极探索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路径,推动创新发展集群化、规范化,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打造以数字科技、能源开发、生态保护、农业农村等重要领域为主的区域创新高地、创新产业带,形成创新示范区,为其中的企业、研究中心、实验室等配套相关利好机制措施,譬如在资金上给予一定支持,在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在配套设施上加快完善等,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建设人才队伍,推动创新发展的“人和”。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事在人为、成事在人,所有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创新发展之路能否走得稳、走得好,关键是要看能否做好用心用情引才育才聚才用才。要拓宽人才引进来源渠道,积极加强与高校优秀师生、国外高端专业人才的交流沟通,完善人才子女教育、住房等民生保障,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将人才引进来、留下来。要优化人才培养成长路径,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举办专业培训、交流论坛、比拼竞赛等形式的活动,促进人才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要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不唯身份论人才、不唯学历评人才,而是以创新能力论英雄、以实干作为见真章,让优秀人才端着“技能碗”,分到“收益羹”,激发人才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积极性,进一步壮大高水平高技能人才队伍。

新时代气象万千,新征程催人奋进,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期。我们要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观念,牢牢把握机遇,促进我国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人才不断成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通过发展创新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为强大的动力,为综合国力的增强提供更为强大的“硬实力”。(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 邵晗宇)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