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在基层工作更应该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放在心上。字里行间、意义深远、令人警醒。对我们基层干部来说,这是居安思危、防范风险的深刻告诫,也是身体力行、勇于担当的严格要求,必须践学并进、知行合一。
“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源于我们党为民服务的宗旨,宣示了我们党服务人民是完全的而不是选择性的、是彻底的而不是有保留的、是无条件的而不是有限制的。这是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百年大党发展壮大的胜利钥匙。常念“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周总理,强忍病痛坚持工作的焦裕禄,扎根于闽北山区去世前一刻还在操劳的廖俊波等等,一代又一代忠诚的中国共产党人,心系党的事业兴旺发展,心系人民群众安危冷暖,用不畏牺牲的行动和不计回报的奉献,充分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充分诠释了“不负人民”。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更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状态沉淀工作、投身于干事创业。这既是弘扬我们党优良传统的历史责任,也是开辟新征程赓续辉煌的时代要求。
风险和挑战一直存在,且总是突如其来,国际格局深刻变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各种可预料和难预料的危险会随时向我们袭来。倘若我们有所松懈,“黑天鹅”突至、“灰犀牛”袭来,就可能被打一个措手不及,甚至对全局造成巨大损失。作为党的基层干部,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为人民造福。权力等同于责任,绝非是炫耀的资本。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振聋发聩地提问,“很多地方和部门的负责同志一到节假日就不见了,到外地去休假了。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怎么放得下心?一旦有个什么事怎么办?”这明确告诫我们,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对工作的认真和敬畏,必须时时事事把责任心和责任感扛起来。
当前,新冠疫情防控、重点项目建设、汛期安全生产、稳经济一揽子、强化保障民生等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压力和责任都很大。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时刻绷紧责任这根弦。宁愿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要让群众过得舒心幸福一点,以自己的放不下换取群众的放得下。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对重大风险根源进行系统性认知,全方位做好迎接风险挑战的斗争准备。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知晓风险在哪、怎么表现、怎么发展,认真评判决策处事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危险局面,把应对措施和政策措施谋划得更加充分周密。(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元坑镇人民政府 卢俊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