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更要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坚持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以书为日月光辉,照亮前行之路。
要“好读书”,以纸墨书香为友,治心养性,完善自我人格。“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古今中外,凡有大作为者,无不将读书作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年轻干部阅历浅、磨砺少,很容易受变革时代下形形色色的思想和诱惑纷扰,若理论根基打不牢、扎不稳,就容易造成信仰缺失、理想滑坡,甚至误入歧途。处在“拔穗孕节”的人生关键期,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对年轻干部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坚持多读书,从书卷中汲取信仰之力,补足精神之钙,从墨香中涵养浩然之气,塑造高尚人格,才能让年轻干部补齐人生阅历不足的短板,真正成为高尚、纯粹、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
要“读好书”,以纸墨书香为媒,博古通今,练就经世之才。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好读书,更需要读好书。培根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一本好书可以造就一个人,一本坏书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当今中国正经历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新冠疫情加剧世界动荡变革,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年轻干部需要做到“择善而读”,从书中汲取“营养”,做到“守正、多闻、不僵化”,增强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在乱象中保持清醒、看清本质,防止决策出现失误,执行出现偏差。要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书籍,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本职工作相关的书籍,努力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要多读古今中外经典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感悟经典中所承载的不朽灵魂和伟大人格,成就大格局、大事业,成为堪当大用的栋梁之才。
要“善读书”,以纸墨书香为伴,久久为功,感悟人生真谛。读书是漫长艰辛的人生修行。毛主席曾说读书“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年轻干部有朝气、有想法,但也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在这个“循序渐进登高峰”的过程中,“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广大年轻干部要有“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的思想认识,坚持每天挤出一点时间读书学习,聚沙成塔,积水成渊。要耐得住清冷和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拿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劲头刻苦钻研。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抱着“世事洞明皆学问”的认知从生活中、工作中体悟学习,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方能“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年轻干部要把读书从修身怡情的个人层面上升到经世致用的家国层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奋力开辟新天地、实现新梦想。(浙江省苍南县凤阳畲族乡人民政府 吴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