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基层,存在着年轻干部不敢干、不会干、不愿干,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找不到激情,只盼着借调,只想着遴选的种种“怪象”,这种种“怪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基层的工作运转。“怪象”主要分为安于现状“稳着干”、电话办公“虚着干”、对着文件“照着干”、自由主义“选着干”、佛系躺平“推着干”等几大类。
这种种“怪象”的发生症结主要在于几个方面:
一、高压的工作环境和严厉的追责制度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对基层干部工作状态的最真实写照,每个职能单位都给基层派任务、发表格,遇到问题追责时往往是基层干部‘背锅’。高标准严要求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需要,但在实际工作操作层面上往往出现了“过犹不及”,使得年轻干部发生了心态和行为的转变。
二、被限制的晋升“天花板”
基层平台就这么大,很容易就会碰到晋升天花板,加之存在年龄结构化、晋升论资排辈、工作成绩平衡化等等现象,使得年轻干部只想着趁着年轻到更高的平台拓展空间或是佛系躺平,丧失了积极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三、不足的物质保障和激励
在当前的工资制度下,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仅仅能维持基层年轻干部的日常生活保障,加之经常出现的“白加黑”、“5+2”加班工作,让基层干部产生“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的感觉,也因此产生了不愿意承担额外工作任务的现象。
如何解决基层年轻干部的实际问题,给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推动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
推动地方政府工作机制的创新,加强业务职能单位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同时激发年轻干部的创造性,适当为基层干部“松松绑”,建立好对于基层年轻干部的“容错纠错”机制,避免问责泛化、要允许年轻干部发挥自身工作的创造性,思考创新工作新模式。
二、打通基层晋升“天花板”
将资源配置合理向乡镇基层倾斜,从源头上拓宽上升渠道,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时的重要考评条件,同时打通基层工作人员向专业职能部门的晋升渠道,增加基层干部与职能部门的双向交流机会,改变基层工作人员的干事态度。
三、创新教育方式,引导树立理想信念
加强对于年轻干部的思想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树立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理想信念,抓住当前阶段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大好时期,如饥似渴地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准确把握未来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掌握过硬的本领,收获宝贵的精神财富。(浙江省东阳市青蓝工程湖溪镇 陈剑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