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里写道,“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党风政风。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涵养新时代良好家风不仅是责任、更是义务。
近日,中办印发《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对于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防范廉政风险,促进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家风和党风关系,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自觉要求自己。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决定着家风家貌。群众看领导干部,不仅要看领导干部是否清廉,其亲属的行为也作为衡量一名领导干部廉洁奉公的重要标尺。我们党的历史上有很多领导干部在家风上做出表率,如:陈云吃饭把盘子吃干净到能“照出人影”;周恩来针对亲友“进京做事”的要求,定下了“十条家规”,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等等。领导干部作为党和政府形象的代言人,要主动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洁身自好、清正廉洁,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家人、带动家人,以良好的家风促进党风政风更清正。
正确理解严是爱、宽是害的辩证关系,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标准的管好亲人。近年来,“家族式腐败”的案例屡见不鲜,这是领导干部没有守好家庭防线“后门”的重要表现。对家人特别是配偶严管严教,既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也是党纪党规对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谷文昌对子女的要求是,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不允许揩公家一点油,不允许沾父亲一点光。杨善洲在任时,没让子女搭过一次公车,没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正是因为他们严格要求身边人,才树立了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领导干部要敢于同形形色色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从身边人管起,严格要求亲属子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不要利用自己权力收受好处、乱说话办事,在家庭中构筑起预防和抵制特权的防护网。
正确对待权力和责任的关系,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用好权力。权力与责任紧密相连,有大多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如何对待和行使手中权力,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强弱、官德优劣的试金石。《规定》明确要求,对领导干部不如实报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等相关情况的,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对管理不力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权力,“权力”是为群众服务的工具,是一种责任,一定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管好权力、用好权力。按制度规定办事,经常“照镜子”,时刻反思自己是否让家人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谋取个人利益,是否带来不良影响,避免在小利小惑中放纵自己、放纵家人,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
家风正,则党风正。领导干部要上好家风建设这门“必修课”,在生活和工作中当好表率,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在家庭中的担当、工作中的正气,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张兰兰 吉林省辉南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