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信仰,不能没有先锋。”作为一名扎根于边疆贫困地区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韧不拔和使命担当。不惧生活的险难困苦,她执着乐观、励精图治,不留余力的的改变孩子们的生活和教育,她是校长又是母亲,更是改变孩子们生活命运的英雄,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初心,终于换来了中国第一所女子高中的璀璨成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要大力弘扬张桂梅精神,筑梦新时代,奋斗新征程。
“扶弱济困、大爱无疆”,作为基层党员,张桂梅深知“扶贫先扶智”的重要性,只要还有一口气,她也要站在讲台上”,不忘初心,响应号召,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入户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无私奉献自己的工资和社会各界对她个人的捐助,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无怨无悔,她的世界里没有小我,只有渴望教育和成长的孩子们,真正做到了大爱无疆。
“不惧艰难、奋勇向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张桂梅身体力行的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铮铮誓言用行动进行了生动诠释,刚起步的女子高中软硬件设施均欠缺,教室队伍苦于薪资和前途也都是摇摆不定。经过张桂梅的坚持和努力成功转变为了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宿舍楼,一位位被其精神感染的老师,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念、一个个莘莘学子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张桂梅真正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迎难而上,冲在最前面,攻坚克难。
“初心向党、使命担当”,张桂梅对党的教育事业有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时代责任,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是一件大事,对一个家庭来讲更是一件大事,“张桂梅”精神不仅是一个个体的无私奉献就是,更是一个共产党人对党和人民的使命担当,是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进程中,我们要大力发扬张桂梅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中共抚松县委组织部 杨晓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