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部分地区先后暴发疫情。面临大战大考,广大基层干部积极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为坚决完成动态清零目标提供坚强保障。连续高强度作战条件下,基层干部不免承受着巨大的身体和精神压力。为此,应打好表彰、关爱、容错组合拳,真正为基层干部减负舒压。
及时性表彰促正面激励。正向激励方能正向发力。对于在疫情防控一线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干部,坚持“发现一批,奖励一批”原则,予以及时性表彰激励。在排摸表彰人选时,杜绝“名额分配、层层推荐”的老套路,必须树立鲜明的一线导向,重点向医疗救治、核酸检测、网格管理、复工复产等一线倾斜。把关人选时,坚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的评判标准,统筹察看基层干部在保障“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方面的工作实绩和群众反响。强化结果运用,将评选表彰结果与平时考核、年度考核、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职称评审等有机结合,持续放大正向激励效应。
强制性轮休显关心关爱。干部冲锋在前,组织后方关爱。针对当前部分基层干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作战情况,切实打好“强制轮休、心理疏导”关心关爱组合拳。基层党组织要根据疫情防控一线干部的身体状况、个人需求、工作时长等因素,加强心理关爱和压力疏导。引导基层干部所在单位统筹协调、科学调配,合理安排轮休调休补休。对部分“超长待机”的基层干部,及时发布“强制休息令”,有力保障干部身心健康。充分排摸挖掘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具备心理疏导方面专长的党员干部,定时赴隔离点、卡点等最前线参与志愿心理疏导,积极为一线基层干部解压减负。
区分性容错除后顾之忧。流汗不流泪、辛苦不心苦。疫情条件下,必须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健全边界清晰、标准合理、流程规范的容错纠错机制,深化受处理处分干部再教育再管理办法,持续推动“两个担当”良性互动。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旗帜鲜明为担当作为的基层干部撑腰鼓劲。对在疫情防控中因形势严峻、问题复杂等情况,采取措施存在争议、工作出现一定偏差,但出于公心的,坚决予以容错免责;对因防控工作群众不理解、管控对象不配合等情形受到不实信访举报的,及时予以澄清正名,真正为基层干部免除后顾之忧。(蔡灵剑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委组织部 蔡灵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