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切实做到对本职之事尽职尽责,对困难之事攻坚克难,对风险之事迎面而上,真正将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体现到实际行动上。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勇于担当作为,做到谨慎用权。
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用权就能为民谋利,为民造福;滥用权力就会损害群众权益,败坏党和政府形象。党员干部要更加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敬畏法律、敬畏群众,真正做到有权不任性,占位不妄为;在运用权力时一定要谨慎,不作为反党纪国法的事,不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作到权为民所用。在慎用权的同时,要提升执行的能力。大家都知道“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道理,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执行和落实的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在工作中干出来的。如果只是搞“花架子”、做表面功夫,我们再好的规划目标也只是一个空想,对人民再多的承诺也只是一场空谈。
勇于担当作为,做到敢于担责。
敢于担当就是一种境界、一种责任。对每一个干部来讲,不愿担责任,就不该当干部;不敢担责任,就不配当干部;不会担责任,就不能当干部。干部能力强不强,作风硬不硬,关键看困难之时、危难之处。要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当前正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刻,干部的精神状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大家不能总是按照老思想、老套路来对待发展,要以更新的眼光和观念来看待发展,解决思想上的老化问题;要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一个干部的担当、责任,最重要的是敢于承担难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要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勇于担当作为,做到为民造福。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群众满意是对我们党员干部的最高奖赏。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群众满意,让绝大多数人满意。大家要对得起“干部”这个称号,带着良心、带着感情、带着真诚干工作。真正与群众多联系。作为基层干部要时刻掌握民情民意,了解群众关注什么、希望什么、反对什么,这就要求大家要放低姿态、撂下架子,多到群众中走走看看,多去百姓家嘘寒问暖,准确把握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让自己的工作有的放矢、有据可依。形成人人支持、关心,纷纷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中去,为民造福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要把这种理念深入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工作成效体现出来,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永葆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为奋力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不懈奋斗!(章仁美 杨荣发 贵州省剑河县柳川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