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党的青年工作的新要求、新希望,又是对青年一代的关心厚爱。抓好后继有人问题是根本大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青年人的政治引领,及时“答疑释惑”、“传经送宝”、“扶木正枝”,善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引导广大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答疑释惑”夯好基,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是一个人最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时期,但也最容易陷入迷茫和困顿,产生疑问和焦虑。思想上存在迷雾,行动上便会迟疑,甚至走入误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多将视线聚焦到青年群体的第一线,下基层、入村居、进校园,走近青年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把脉问诊成长中的“痛点”“难点”,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心声心愿。要关心青年的工作学习、家庭生活、成长进步,让青年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和组织的温暖,用关心关怀鼓舞青年向善向美,用点殷殷嘱托激励青年砥砺前行。要对青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多提供心理咨询疏导,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在探索和实践中找准人生定位,建构自我价值,挫折挑战面前保持战略定力,面对困难不拈轻怕重,偶遇失败不自怨自艾,涉及矛盾不推诿扯皮,真正当好与青年朋友离得最近、联系最密、影响最大的知心人。
“传经送宝”拔好节,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关注做好青年工作,就是抓在当下,培养锻造青年群体,就是赢得未来。青年时期是成长成才的重要关口,青年群体经验不足、阅历尚浅、可塑性较强,更是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精心培育和悉心照拂,助力青年在拔节长穗时抽好枝、发好芽,实现更大的人生突破。要健全完善青年人才的培养锻炼机制,优化培养路径,多为青年提供轮岗挂职、交流研讨、外出考察、集中轮训等多种方式的学习锻炼机会,让青年人才在更多岗位上挑大梁、做主角。要突出实践历练,遵循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递进式培养、多岗位锻炼,邀请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到一线精准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传帮带活动,提高青年一代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计划地把青年人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重大斗争最前沿,在艰苦复杂一线和关键吃劲岗位磨炼,提升应对风险挑战、化解重大危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
“扶木正枝”塑好形,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倘若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全面蜕变,本事再大也担当不起民族复兴大任。”青年人一旦发生廉洁自律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很容易误入歧途,青年成长的“黄金期”也将变成走向悬崖的“危险期”。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既要为青年培土浇水、铺路搭桥,又要为青年打药整枝、校准方向。要坚持关心厚爱和严格要求相统一,综合运用培训、考核、谈话、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青年的工作实绩、专业特长、发展潜力、优势劣势等。要深入研究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建立健全青年的成长档案,及时针对青年在思想、作风、纪律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易于接受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要及时与那些因犯了错误丧失了奋进勇气,对前途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的青年展开促膝长谈,鼓励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努力改正错误,重燃生活的信心,当好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引路人。(陆杨 安徽省蒙城县庄周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