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换届是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事关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稳固,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当前,新一轮村“两委”换届工作正在各地扎实推进,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更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有机统一,真正换出好班子、换出新气象、换出战斗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高擎“党的领导”旗帜,把稳换届“方向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村级换届成功与否的根本保证。党组织必须旗帜鲜明地加强领导,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换届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一要强化政治引领。乡镇党委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成立强有力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精心制定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加强对换届全过程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把关,确保党组织在人选酝酿、资格审核、选举组织等各环节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二要树立鲜明用人导向。严格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突出“双好双强”的标准,真正把那些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发现出来、任用起来。要严格落实候选人资格联审机制,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人挡在门外,防止“带病上岗”。三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深入细致地做好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工作,广泛宣传换届政策法规、纪律要求以及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引导大家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把参与换届的过程转化为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过程。
筑牢“依法依规”基石,规范换届“流程图”。依法依规是村级换届工作的生命线。必须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确保程序合法、过程公开、结果公正。 一要精准规范操作。细化制定换届选举操作规程和流程图,对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投票选举、结果公示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对标对表,做到法律法规不变通、政策执行不走样、程序环节不出错。二要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保障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畅通民意表达渠道,通过入户走访、座谈调研、设立意见箱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对换届人选和工作的意见建议,使换届过程成为体现民主、集中民智的过程。三要强化全程监督。整合纪检、监察、群众、舆论等监督力量,对换届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监督。严格执行换届纪律“十严禁”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拉票贿选、干扰破坏选举等违纪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聚焦“振兴发展”目标,激发班子“新动能”。换届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换届工作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乡村发展、造福农民群众上。必须坚持干中换、换中干,推动新班子迅速形成战斗力,以换届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一要做好“后半篇文章”。换届结束后,要及时组织新老班子交接,确保工作不断档、事情有人管。加强对新当选干部的培训,特别是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为民服务等内容开展精准培训,帮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提升履职能力。 二要健全班子运行机制。着力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四议两公开”制度,推广“一肩挑”后村级组织高效运行的实践经验,促进“两委”成员团结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实现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 三要谋划长远发展新篇。引导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牢固树立“干事创业、造福乡梓”的理念,以上任就奔跑的姿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科学制定任期目标和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入推进乡村建设和治理,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回报党员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汪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