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片《曙光初升》,带我们追忆了1923年安徽省第一个城市党组织中共安庆支部成立的历史过程,向我们展示了柯庆施、王步文、许继慎等一批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我们感受到共产党人舍生取义、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观看之后感触颇深,其中关于党员发展的片段让我对党员发展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浅谈两点感悟。
发展党员关键在“质”不在“量”。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关乎到一个基层党支部的生命力和战斗力,随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赋予了新时代党员发展工作的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片中提到“发展党员要宁少勿滥、不要只求量而不求质”,鲜明反映了一个“质”字,这就提出了两个问题“如何发展党员?发展怎样的党员?”《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十六字方针“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如今农村党支部面临着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增强党组织自身的感召力上,从而吸引优秀青年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着力把思想政治素质好、有文化有知识、有一技之长、具有经济头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农民培养成党员,进一步优化党组织结构,不断输送新鲜有活力的“血液”,使其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奋力前行。
发展党员要把好政治关,注重思想入党。有人曾说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其含义在于共产党员有着比普通人更高的境界和信仰,能承受他人不愿承受的艰苦的工作、艰苦的环境。也正是共产党人身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材料的存在,在我党百年的灿烂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数不清英雄壮举和时代楷模。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王步文就是这样的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为了革命为了信仰33岁时英勇就义,用鲜血和生命吹响了启迪民众的号角。时代在变,不变的是共产党员身先士卒的铮铮铁骨;岁月轮回,不改的是共产党员勇于奉献的担当本色。新时代共产党员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十里铺乡林业村 丁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