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五指山脚下的水满村乡毛纳村,对大家说:“党没有自己的利益,党的领导干部更不应该有自己的私利,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党员干部,让我们永远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道路上前行,让我们永远能够铭记自己的初心,让我们永远记三“真”学三“课”,当好基层“排头兵”。
真才实学,以“俯首甘为孺子牛”之心,上好厚植人民情怀“第一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为民服务上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而党员干部更应“反哺”人民,在基层舞台磨练心态,在真学真信中树起前行的方向,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从而练好基本功,学好真本领,干好真实事,这样方能成为人民群众的“避风塘”、“温柔乡”。感受人民的情怀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正所谓水滴石穿、冰冻三尺,真切感知人民所思所想所求,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构建“桥梁纽带”关系,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排忧愁、解难题、求发展、谋幸福,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
真知灼见,以“一枝一叶总关情”之心,上好洞察民情民意“第一课”。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诚然人民群众作为“阅卷人”,对于大小事的见解也会有各异的想法。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和想法,只有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没有调查即缺乏发言权,就没有实干巧干的方向。党员干部应深入群众,扎根群众,服务群众,让红色根脉在基层不断跳动,让群众笑意在基层不断流动,让民生建设在基层不断涌动。群众的“真性情”是基层问题最直白的缩影,是真真切切需要抓干的大事,党员干部应要听人民肺腑之言,察人民身边之实,解人民心头之忧,把群众的工作摆在首位,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工作标尺,当好人民群众的“好儿女”。
真抓实干,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之心,上好牢抓基层工作“第一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基层的工作纷繁复杂,在这党建工作的主战场,更需披荆斩棘,越过千难万阻,要提升责任、担当和能力,方能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要想干好基层工作,需心怀“空杯心态”,但更应具亮剑精神。困难永远在路上,但我们应永不迷失前行的方向,既要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气魄和格局,更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责任和担当。
党员干部要耐住“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苦寂,更要勇担“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艰辛,才能达到“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豁达境界,同时坚守初心,勤修内功,踵武前贤,无惧风雨,才能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走的更好,更稳,更远!(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大渔镇选调生 林王磊)
